一、国家有关部门关于企业诚信建设发布了哪些文件?
答:《商会协会行业信用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整规办发[2005]29号)、《开展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实施办法》(整规办发[2006]12号)、《关于印发<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整规办发[2006]1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关于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商秩字[2009]7号)。
二、行业信用评价的含义是什么?
答:行业信用评价是指,在会员企业自愿的基础上,商会协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行规行约,通过各种方式征集会员企业的信用信息,并结合日常管理中积累的行业信用信息和行业特点,综合考虑企业的基础管理、财务能力、竞争力状况、履约状况、守法守规及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等因素,着重考核其在诚信经营方面的表现状况,对会员企业开展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信用等级评价。
三、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工作的意义?
答:开展行业信用评价是推进行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手段,意义重大,首先,及时揭示和传播林木机械生产和营销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状况,提高林木机械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交易主体防范和处理信用风险的能力;其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林木机械的产品销售和融资能力;第三,推动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大和林木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第四,促进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
四、行业信用等级评价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行业信用评价的信用要素一般包括企业基础信用能力、经营能力评价、管理能力评价、社会责任履行、财务实力、信用记录、其他等七个方面。
第一,企业基础信用能力:反映企业注册资本金规模、经营年限、协会资格的状况、股东情况,通过分析这些信用要素评判企业的基本素质。
第二,经营能力评价:企业的经营状态和经营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当年的信用能力,我们从企业的经营业绩指标、品牌建设情况,生产型企业还包括研发和设备技术水平和运转状况等方面考评这些因素对企业信用能力影响。
第三,管理能力评价:企业管理是企业运营过程中最重要的活动,涉及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组织结构中的各个环节。企业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也是考评企业信用状况的重要指标。企业管理水平要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营销管理、客户管理、质量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信息化等与管理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
第四,社会责任履行:企业对环境、职工权益、职工人身健康等的保障越来越被广泛关注,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和长远发展,也是企业诚实守信的一个重要考察指标。
第五,财务能力:企业财务状况要素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综合反映,同时也对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虽然行业内经营领域不同,企业综合财务实力和单项财务指标标准值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从总体来看,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通常经营稳定,发展潜力较大;而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通常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财务压力,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第六,社会信用记录:遵守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恪守信用是企业正常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也可为评价受评企业的偿付意愿提供重要线索。
企业社会信用要素包括工商信用、海关信用、税务信用、纳税情况、质检情况、银行信用、法律诉讼、申报数据真实性等。
第七,其他:社会公益活动、企业负责人的信用、企业的不良行为记录都可以反映企业的信用情况。
五、现阶段,我国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哪些问题?
答:一是行业协会功能不健全,制约了行业信用建设;二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门分割影响了行业信用效力发挥;三是行业信用建设进展不平衡;四是行业信用评价还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