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北方草甸草原生态修复等新技术获得突破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的“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术与示范”项目成果——“北方草甸草原生态修复与智慧管理技术”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该成果系统介绍了天然割草场植被土壤定向修复技术、退耕地修复与快速重建技术和智慧生态牧场技术。该项目的实施,对服务未来我国草原生态治理和修复后草原智慧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该成果突破了草原生态修复与高效利用中存在的生态-生产难以兼容的技术瓶颈,首创了天然割草场土壤定向修复技术和数字牧场技术,构建了草甸草原系统性修复和智慧生态牧场技术体系,为区域草原畜牧业与草原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牧民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提供技术支撑,为传统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转型提供强劲动力。
该项目成果在呼伦贝尔、科尔沁等北方草甸及草甸草原地区开展大面积技术应用示范,使天然草原产草量增加2.5-3倍,优良牧草比例提高5-10倍,效果可保持5-7年。退耕地栽培草地平均产量提高2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15%以上。智慧生态牧场技术的实施,大幅提升牧场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牧草利用效率25%以上,增加草畜生产效益15%-20%,为牧民草畜精准生产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来源:中国绿色时报)